產品圖片

產品分類

新聞動態(tài)
主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圖書館舉辦新書領讀-新書捐贈分享會暨插圖攝影展
2025-11-10 07:11

圖書館舉辦新書領讀-新書捐贈分享會暨插圖攝影展

2025年11月7日下午,由北京大學圖書館、校友工作辦公室、校友會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(lián)合主辦的“新書領讀:永遠的惠特曼,長青的《草葉集》——新書捐贈分享會暨插圖攝影展”活動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藝術鑒賞廳舉行。

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、校友會原常務副會長吳志攀,校務委員會副主任、校友會常務副會長葉靜漪,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、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文勝,圖書館副館長別立謙,校友工作辦公室副主任、校友會副秘書長趙文莉,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、1981級哲學系校友李曉峰,人民文學出版社外文部編輯、《草葉集》責編王婧,1977級校友劉楠祺,1982級經濟系校友施堅以及新書《草葉集》譯者、1982級經濟系校友李印白等出席活動。本次活動共吸引了80余名對新書、詩歌及攝影感興趣的師生參加。

活動現(xiàn)場

李文勝深情回憶了與李印白相識的經歷。他提道,李印白不僅是一位優(yōu)秀的平面設計師和攝影師,更是一位終生熱愛詩歌的翻譯家。北大餐飲中心的標識、1987級校友聚會的徽標都出自他的設計。

在捐贈環(huán)節(jié),李印白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了3套《草葉集》新書,其中包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插圖版以及他自己設計封面、參與制作的特別版。別立謙代表圖書館接受捐贈并回贈捐贈證書。中國語言文學系2025級文藝學專業(yè)博士生石琳琳深情朗誦了惠特曼的詩作《自己之歌》片段,將現(xiàn)場帶入詩意的氛圍中。

捐贈儀式

現(xiàn)場配樂詩朗誦

在主題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,李印白以“我與《草葉集》的不解之緣”為題,講述了一段跨越40余年的傳奇故事。李印白15歲與惠特曼的《草葉集》結緣,在北大求學期間,他多次從圖書館借閱《草葉集》,甚至有幸上過趙蘿蕤先生講授惠特曼的課程。畢業(yè)后,這部詩集始終伴隨著他的人生軌跡。

2019年惠特曼誕辰200周年之際,李印白背起相機遠赴美國,拍攝了惠特曼出生、工作、養(yǎng)老、埋葬的所有重要地點。在歷時一年零三個月的翻譯、兩年的校對打磨后,這部凝聚著譯者心血與摯愛的《草葉集》終于在2025年8月面世。李印白不僅是譯者,更親自參與設計、印刷追色等工作,恰如惠特曼當年親自設計、排版、監(jiān)印自己的詩集。

李印白分享

兩位未到場的嘉賓通過視頻介紹了《草葉集》的故事。首部中譯本《草葉集》譯者楚圖南之子楚澤涵在視頻中詳細介紹了《草葉集》在中國的出版歷程并高度評價了李印白的譯本風格。1979級中國語言文學系校友沈群回憶了與李印白從詩歌到事業(yè)的情誼;顒蝇F(xiàn)場還邀請到多位嘉賓從不同維度解讀《草葉集》的魅力。李印白與李曉峰、施堅、王婧圍繞《草葉集》與惠特曼、《草葉集》與攝影、《草葉集》與北大等主題展開對談。

嘉賓視頻分享

嘉賓對談

在聽眾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有人詢問“草葉”意象的內涵,李印白解釋道,草代表生命、平等和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與事,正如惠特曼所言,小草能從頭蓋骨的縫隙中鉆出,象征著渺小中蘊含的巨大力量。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同學提出關于黑白攝影的思考,施堅補充解釋:“藝術的格調靠減法來提升,黑白攝影減少了色彩,因而更為難得。”法學專業(yè)的學生則從惠特曼的平等精神出發(fā),探討了當代社會的精英主義問題,李印白坦誠回應,鼓勵大家追求內心的光明。

部分現(xiàn)場聽眾互動

正如李印白在分享中所言,他希望這本書成為“真正的盛宴”,為在校師生提供真正的經典滋養(yǎng)。這場跨越40年的文化傳承,不僅是一位校友對母校的深情回饋,更是對經典閱讀、人文精神的有力倡導;萏芈摹恫萑~集》將繼續(xù)在燕園滋養(yǎng)一代又一代求知者的心靈,永遠在文化殿堂中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綻放光芒。

活動結束部分聽眾合影

信息來源: 北大圖書館

掃碼添加微信客服

電話:13817525788 021-36334717
021-36334727

郵箱:dinbon@163.com

售后:021-55158775

郵箱:dinbon@163.com

掃碼關注公眾號

頂部
頂部